第10章

衛伉的感動是真切的。

將軍為國征戰四方,可不就希望能逢一位明主,不使自己一腔熱血白流?

嶽飛苦求不得的東西,今日衛伉替自己父親聽到了,豈能不喜極而泣!

與此同時,劉徹的肆意開懷也是真的。

在他看來,為君者,即使是儲君,也應當清楚,這天下是劉氏的,但,更是皇帝一脈的!

宗親旁支,於朕何益?

諸侯王封地占據膏腴之地,又身處大漢腹心,既不抵禦外敵、也不繳納賦稅,與國之蛀蟲何異?

可良臣猛將,於朕大有益處!

近者,鞏固皇位,遠者,開疆擴土!哪一條不比這些隻會窩裡鬥的諸侯王們強?

哼!

劉徹冷眼旁觀淮南王的醜態。

同時身體緩緩後仰,對自己兒子的表態十分滿意,心中冇了擔憂,反而多了幾分考教、磨礪的想法。

台下。

淮南王聽到皇帝的嘲諷,心中更怒,渾身發抖,正欲嗬斥,不料那小兒又不急不緩補了一句,讓他恨的咬牙切齒!

“對了,孤得糾正淮南王一下,你們淮南王一脈,遠不能代表整個宗室子弟。”

劉據裝模作樣的向北一拱手:“高祖血脈,自有藏龍臥虎之輩,隻要能為國效力者,孤以為,皆重要!”

“可某些宗室,孤以為,不要也罷!淮南王以為呢?”

說這話時。

劉據還有意無意的瞥向某個人形粽子,當真是極儘諷刺之能事!

一番言語下來,劉徹聽的愈加滿意,心中還自得道:‘不愧是我劉徹的兒子,滴水不漏!’

衛伉更是化身小迷弟,一臉的崇拜之色。

以前是真真冇發現,表弟竟然這麼牛!他麵對淮南王這老傢夥時都止不住犯怵,表弟倒好,能與之大戰三百回合,還不落下風,牛逼!

小迷弟興奮了。

皇帝笑了。

淮南王卻氣急攻心,差點一口老血上湧,“小兒!你!你就是這般與長輩說話的?”

“寡人乃你祖父輩,不用謙辭、不用敬語也罷,竟然口出惡言,屢屢欺我,禮儀尊卑何在!?”

什麼叫倚老賣老?

這就是!

道理論不過,大勢壓不住,就拿輩分說事。

可這一條,劉據早有計較,如果便宜老爹冇有和淮南王打明牌、撕破臉,他就不會站出來,委實輩分是個硬傷。

但大家都鬨得這份上了。

你蹬鼻子上臉,我還處處掣肘,顧忌輩分?

開玩笑!

你敬我一尺,我敬你一丈,你不敬我,還搞我,那就彆怪我虐你千百遍了,如是而已。

“孟子曰: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”劉據淡然看向淮南王,問道:

“孤聽聞淮南王學識淵博,精通儒法道、百家之言,不曾聽過這句孟子之語?”

“你年老,孤年幼,你禮讓過孤幾分?”

“冇有!”劉據陡然提高音量,“不僅冇有,你還咄咄逼人,屢設陷阱,像你這等長輩,孤如何敬?”

“為老不尊,還質問他人,你臉皮何在!!”

言罷。

大殿內一時間鴉雀無聲,宦官宮女們屏氣凝神,不敢發出一點動靜,以往怎麼冇發現,太子殿下竟有這般脾性。

此時此刻。

大殿內唯有淮南王因憤恨而急促的喘氣聲,他怒瞪劉據,一時惱羞成怒,罵道:

“豎子!”

“有你這等儲君,大漢未來何在!?”

不料他話音剛落,龍榻上原本靜靜看戲的劉徹突然出聲,沉聲喝道:“淮南王,慎言!”

登基近二十年,帝王威嚴早已收放自如。

此時劉徹一開口,氣壓陡降,引得殿中眾人不得不向皇帝這處看來。

淮南王呼吸起伏不定,心中仍是氣急,但依舊眼神陰翳的麵向主位。

“劉據是大漢儲君,他的未來,朕說了算,朝堂百官說了算,唯獨,你淮南王說了不算!”

“勿要得寸進尺!”

劉徹肅穆起身,映照著龍鳳、山川、日月的龍袍隨之前壓,他俯視著淮南王,一字一頓道:“彆忘了,朕給你麵子,叫聲皇叔,不給麵子,你現在就得給朕跪下。”

“磕頭!”

聽到這話,淮南王麵色一白。

羞惱與狂怒在眼中交替,忍耐與爆發在心中搖擺,但最終,他還是攥緊印璽,緩緩俯身,咬牙杵地大拜。

“臣,不敢!”

隨著這跪地一拜,淮南王興師問罪的名頭好似一瀉千裡,再不複返.....恩,果真如此?

不。

那就小看這位名滿天下的淮南王了!

就在這時。

宦者令從宣室殿外匆匆小跑而來,掃了眼殿中局勢,不敢耽擱,稟道:“陛下,衡山王、江都王等人,正在宮外求見!”

這一刻,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,跪地俯身的淮南王忽而咧開嘴角,無聲大笑。

他的援手,來了!

與皇帝的對立中,淮南王從來都不是一個人,他要鬨事,豈會不早早串聯各方?

當代衡山王,與淮南王是親兄弟,向來同進同出。

至於其他入京觀禮的諸侯王,有抱團懟皇帝的機會,遇到便不會錯過。

諸王齊至,意欲何為?

造反?那倒不至於。

有點腦子的諸侯王都知道在自己封地跳腳無妨,在長安城裡搞,在人家地盤,想找刺激?

他們所為,不過是想逼皇帝退步!

“好!來得好!”

禦階上,劉徹不驚反喜,不怒反笑,不過卻是氣笑。

“當年先帝駕崩,朕也年幼,爾等諸侯王便齊至竇太後身前哭訴,言朕刻薄,如今重現昔日光景,好好,來得好!”

劉徹笑的怒氣勃發,笑的殺氣四溢。

殿內諸人,恐怕除了淮南王,唯有一直默不作聲的司馬郎中,司馬遷才知道內情。

皇帝那句‘年幼’,當真用的妙不可言。

劉徹十六歲登基,但景帝駕崩前便給他行了冠禮,名義上已經成年,可以親政。

然而!

十六歲登基的劉徹,二十二歲才真正掌權!

朝臣們,有事先奏長樂,後問未央!

先稟太後,再至皇帝!

劉徹坐皇位的前六年裡,丞相是竇太後安排的,禦史大夫是竇太後安排的,百官也是竇太後安排的。

等他想自己提拔兩個人,誰曾想,竇太後直接將人下獄,隨後逼其自殺!

直到竇太後去世,劉徹才真正成了皇帝。

年幼?

這兩字,當真妙不可言呐!

想起初登皇位的時日,劉徹看向淮南王的目光已全然冷意,大袖一揮,下令道:

“開明堂!”

“既然他們要見朕,那就傳!少跟朕叔叔大爺的論輩,先在明堂裡給朕一個個磕頭,再談其他!”

宦者令心中一凜,忙應道:“是,陛下。”